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更多范文

人教版《伯牙绝弦》说课稿(4)

分类:更多范文时间:2017-10-31 14:24:05关键词:人教版,伯牙绝弦,说课稿

 

    例如: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这句话学生不容易读出古文的韵味,于是我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感叹词“哉和兮”,如:通过注释我们了解到哉和兮都是感叹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读的时候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延长,古文的韵味就出来了。不信谁来试试。在这样具体的指导下,相信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被点燃,同时还会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

 

    此外还有一句“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其中,“谓”字难理解,且没有注释,是向学生渗透学习古文方法的契机。于是我利用大屏幕出示“谓”字在工具书中的三种解释,谓:①称为;②认为,以为;③评论。让学生选一选“谓”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学习古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在没有注释的情况下要学会利用工具书,选择正确词义。相比于现场查阅工具书做到了省时,同时更着力于训练学生依具体语境选择字义的能力。

 

    解决了难读的句子,教师则会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味,享受朗读的乐趣,为背诵课文奠定基础。

 

⒉析文品词,感受知音文化

 

    读通难读的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只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感知。接下来我继续抓住重点句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引导学生感受伯牙与子期是怎样的心有灵犀,堪称知音。我充分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感受伯牙的善鼓,子期的善听。伴着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教师引道: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展开丰富的想象,情浸于音乐,而感于千姿百态的高山。让“峨峨”这样的词语不只局限于注释中的高大,文字于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将言、形、情融为一体,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和记忆。

 

    “洋洋兮若江河”教法同上。只是音乐播放流水片段。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