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稿 > 更多文稿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500字

分类:更多文稿时间:2019-12-29 17:23:26关键词: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500字

铁路,是纵横在中华大地上的两条大动脉,是遍布祖国母亲身体的血液,是连接心与心,情与情的纽带,是精神与文明的传输者,是一个时代的标志。铁道兵,是锻造坚韧的勇者,是创造血液的骨髓,是铺设国家与民族,和平与富强的道路,是历史的里程碑。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的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永远这两个字,饱含了国家和人民对铁道兵的深远记忆,同时,也说明了铁道兵在中国历史上创造的伟大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1946年的东北战场诞生时,就注定了要经历一场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艰难历程。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作为一个特殊的兵种,铁道兵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大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都是历史真实的写照。战争是残酷的,在这残酷中也锻造了铁道兵的坚韧,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

 

新中国成立以后,铁道兵改工脱下军装走上市场,建设了鹰厦铁路、嫩林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南疆铁路、引滦入津工程等改写国家命运的重大工程。每一个工程都充满了千难万险,每一项任务都异常艰巨,而铁道兵每一次都没有让国家和人民失望。时任铁道兵1师1团政治处群工股股长杨德新说:“愚公移山,也就移了一座山,我们铁道兵移了多少山,穿了多少隧道。”很多老同志说起十七八岁时参加铁道兵,打隧道的事情时,还激动异常,彷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个时刻。

永远的铁道兵<a href=/t/guanhouga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观后感</a>500字

铁道兵在大兴安岭的西里尼建设嫩林铁路时,因为超越人类极限的寒冷和与世隔绝的生活,让很多的战士都打起了退堂鼓,在情绪低靡的时候,战士范宝智的妻子只身一人步行20多天来到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探望她的丈夫,这个举动感动了在场所有的战士。我不由得深思,铁道兵辛苦,而铁道兵背后的女人,又承担了多少无以言说的苦。

 

襄渝铁路建设时期,因为车辆无法开进大巴山,设备运输就成了问题。铁道兵就用人抬,用肩扛,到最难走的通天梯时,两名战士跳到悬崖边,肩扛四根木头当人梯,让战友踩着抬过去,硬是将两吨多重的发电机抬到了施工现场。

 

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节,都深深的震动着我的心,从他们的行动和事迹中,让我真正的理解了叶剑英元帅在铁道兵成立30周年时,专门题词的“逢山筑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的深刻含义。简短的两句话,却充分的体现了铁道兵几十年来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2008年,中国铁建在上海和香港成功上市。2014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80位,业务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225家最大工程承包商中稳居前两位。中国铁建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凤朝说:“未来中国铁建的总体发展战略是:建筑为本,相关多元,一体经营,转型升级,打造成为经济实力国际领先,技术实力国际领先,竞争实力国际领先,发展成为具有高价值、创造力的跨国产业建筑集团。”

 

在深山,在雪林,在沼泽地,在峡谷,在斜井,在隧道,在祖国面前,在人民面前,在如今的中国铁建面前,坚韧、智慧、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铁道兵精神,始终没有舍弃。

 

作为中国铁建的一员,我愿做你的一根枕木,一颗钢钉,一粒砂砾,一块奠基石。或者,做革命先烈的墓碑,做掩埋他们身躯的一把黄土。

 

铁道兵,永远的铁道兵!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