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故事 > 更多故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意义,《清明上河图》背后的历史故事(3)

分类:更多故事时间:2017-11-18 10:58:30关键词: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历史故事

QQ截图20171118110036.jpg

新的悬疑接踵而来。差异有哪些呢?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分析,真迹里的场景只是看上去热闹,实则危机四伏。例如,“望火楼”无人把手、兵营改作饭铺、军用设施用来转运酒水……更严重的是,作为王朝命脉的漕运居然也管理懈怠,汴河上粮食走私猖獗。余辉总结了真迹所反映的北宋危机: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囤粮、酒患成灾等。

 

美术史家曹星原也指出,此画的构图并不和谐。在《同舟共济:<<font>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一书中,她将目光聚焦到画卷中心——只见一条逆流而上的船欲穿越虹桥,却在急流中失控,引发重大险情。曹星原认为,画家似别有用意。

 

然而上述场景在其他版本中消失了,后世画家刻意凸显市井繁华,却无视其背后的冲突。典型如“清院本”。1736年乾隆帝登基,当年,清宫画院的陈枚、孙祜等五画家呈献《清明上河图》以表庆祝。可想而知,喜庆祥和是其主旨。即便出现醉汉打斗、打翻鸡蛋等情节,在余辉看来也只是为了“活跃气氛”,构不成社会矛盾。

 

那么,原作者张择端何以如此与众不同,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无尽的解读

 

考场失意人,画坛高手,深藏寓意

 

一般认为张择端是宫廷画师,生活在宋徽宗时代,《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但同时期的史料里并没有此人。直至1186年,“靖康之难”过去整整一甲子,金朝监管御府书画的张著在画卷上写了段跋文,才提供了关于张择端的简略信息: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幼读书,游学于京师,随后学习绘画。他擅长界画,工于舟车、桥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据余辉考证,东武即山东诸城,当地文化渊源深厚,尤其受儒家思想熏陶。“从张择端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择端’一词就出自《孟子》。”可以推论,张择端幼年所读必为儒家经典,而这是为游学京师做准备。所谓“游学”,特指去京城参加科考,这需要投入不少财力和精力。余辉的下一个推论是:想必张家家境殷实。

 

可惜张择端没能走通科考这条路,转而学画。起初学“界画”,一种借助界尺等工具的绘画方式,起源于晋、成熟于宋。它能精确表达宫室、屋宇、亭台等的结构比例及细部。

 

“《清明上河图》中的大小建筑基本符合《营造法式》的要求,今人甚至能据此把它们复原出来。”刘涤宇介绍。《营造法式》为北宋官方制定的建筑规范书,由此可见张择端的界画水平。正是凭着过硬的画功,他考入了翰林图画院,即大名鼎鼎的“宣和画院”。

 

宣和画院由宋徽宗创设,集中了最顶尖的画家、书法家和艺术家,包括他自己。彼时社会安定、商贸繁盛,优越的生活让画家全身心创作,形成了以富贵典雅著称的“宣和体”。

 

有人却透过盛世窥见隐忧,“他就是张择端。”余辉说,读四书五经长大的张择端具备忧患意识,众人皆醉,唯独他意识到了繁华底下的危机。证据就是画面中诸多的“不和谐因素”。余辉也注意到那艘陷入“撞桥困境”的船——它处于视觉正中心,必是有意安排。

 

曹星原更大胆,将《清明上河图》的诞生年代前推至宋神宗时期。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高太后强烈反对,朝臣分裂、矛盾丛生。那艘快撞上虹桥的船,就象征着令人不安的局势;站在船舱上指挥抢险的老妇人,原型很可能是老太后。

 

至此画意毕现:张择端是号召朝野上下:值此危难关头应放下争斗,风雨同舟、共渡难关。而授意他作画的人,应当属于高太后系统。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关注我们吧!www.qiuyulu.com秋雨露语录网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